燃次元(ID:chaintruth)原创
作者 | 吕敬之 冯晓亭 曹 杨 马舒叶
张 琳 谢钟秀 惠鹏权
编辑 | 惠鹏权
对这届打工人来讲,恋爱成了“奢侈品”。
“不是我不想谈恋爱、结婚,我是真的没时间。”上海某大厂设计师琉璃如此对燃次元说道。琉璃基本上天天晚上8点才从公司离开,有时会加班到9点,由于可以免费打车。
吃完晚饭回到家,距离休息就只有一两个小时了,琉璃不想“浪费”一分一毫在恋爱上。
“我攒着一堆没追上的美剧、没看完的小说、想去看的话剧。工作不止占据我几乎全部的时间,还有我的心思和精力。所以在周末或者其他没工作的时间,我只想一个人去想去的地方,做想做的事。恋爱,太奢侈了。”琉璃如此说着。
像琉璃如此生活在一线城市,由于加班和工作重压之下,没时间也没心情恋爱的人不在少数。微博话题#加班问题让青年没时间结婚生娃#冲上热搜榜,引得844.6万人的阅读和讨论。

除去时间上的“奢侈”,也有一些人由于物质上不够“奢侈”而不想谈恋爱。
“在北京,两个人出去约会,打车、吃饭、看电影,起码也要350-500元,假如想要吃点好的,几乎没上限。而北京各种网络红人餐厅、文化表演也都不少,动辄一杯咖啡50元,一场话剧一两百元。这个恋爱我是‘谈不起’。”在北京就读博士学位的深深半开玩笑地说道。
深深每一个月博士的补贴加上实习的薪资大概6500-7000元,“我一个人本身就是烧钱不太精打细算的,平常吃吃喝喝,再买点东西,这类钱够我自己用,但要谈恋爱就不够用了。”
显然,时间和资金是挡在这届打工人谈恋爱面前的两座大山,但妨碍“谈情说爱”的,何止它们。
本期小酒馆,燃次元找到几位打工人聊了聊他们不太顺利的“感情路”。他们中,有些人需要频繁出差,感情无疾而终,也慢慢变得无心恋爱;有些人为了打消孤独,养了三只狗,天天排得满满当当,自然也没时间谈恋爱;有些人生活和工作圈子几乎都是同性,也不想“凑合”;有些人是丁克一族,和交往对象讲到这个意愿,他们也就准时止损、飞速结束了。
尽管本届打工人在谈恋爱上遇见了一系列问题,但他们了解问题出目前那几个方面,也了解怎么样改变这一近况。待到机会成熟,他们也都将迎来自己“甜甜的恋爱”。
下面是他们的故事,可能也是大家的生活。
在大厂996,不“配”谈恋爱
张成|28岁 网络商品经理
进入大厂后,我不只按下了996的“启动键”,还彻底开启了“孤寡”生活的篇章。
我从大三实习就进入某头部网络大厂后,为了降低通勤时间,我特意在离公司走路20分钟左右的地方租了房。但悲剧的是,我从来没在晚上10点之前走出过办公室。
由于项目加急、时间协调不过来等缘由,我放了前任女朋友几次鸽子后,她忍无可忍地和我分手了。走之前,她只淡淡说了一句,“你变了。”
当时,我正挣扎在毕业论文和实习之间,天天只能睡4—5个小时,“恋爱”对我而言变成了“奢侈品”。我总以为正式工作之后就好了,可以平衡工作和生活,但没料到,那会是我最后一次谈恋爱。
转正后,我成了大伙眼中“其他人家的孩子”,在办公环境好、福利待遇高的大厂工作,又被安排进核心项目,一时风光无限。
然而,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转正的喜悦,我就被接踵而至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。我的工作和生活完全不可分割,个人“时间表”几乎变成了企业的“项目进度表”。我连轴转于一个又一个项目之间,为了KPI,像个陀螺一样,疲于奔命。
即便晚上10点多才离开公司,在第二天凌晨接到领导电话,我也要立马赶回公司修改bug.如此的日子让我几乎没社交时间可言。不要说去社交场所认识女生,就连和老友们吃个饭,也是难上加难。
我也过去努力去改变这个窘境,没时间去线下,我就开始尝试各大社交微信小程序、APP,甚至包含私有红娘饭局,也前后和几位出色的女生约会过,可几次约会下来,他们总会被我频繁查询群信息、休息日仍要随时待命的状况“劝退”。

来源/张成供图
甚至有一次,我已经和一个女孩进步成了可以同行旅游的关系,但在见证了我凌晨2点爬起来,连夜拉群汇报工作之后,他们感觉我如此的生活作息,根本没办法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恋爱和将来结婚的可能性中,于是回京后与我断了联系。
现在,从大学毕业到目前接近5年,我一直是单身,并开始日渐“佛系”起来。除去每年新年和情人节定时在朋友圈高呼“好想谈甜甜的恋爱”,我也默认自己连轴转的工作状况并不合适真的“谈恋爱”。
或许等我有一天离开大厂,摆脱996,才能迎来“有资格”恋爱的那一天吧。
一心“搞”钱,无心恋爱
熊大 | 32岁 活动实行
从工作太忙没时间恋爱,到现在的主观觉得“无需”恋爱,我大概用了10年时间。
2013年,我大学毕业之后,进入了一家传媒公司,从事的工作是活动实行。这个工作最大的特征就是需要频繁出差,且每次出差的时间都非常长。
我记得当时这家传媒公司主要承接的是大学校园活动,每次出差都需要选路线,譬如“西南线”“东南线”等。每条线上学校的数目不同,但只须出去做活动,基本上就需要把每一所大学触及到。根据当时一所学校需要停留5天来计算,每次出差的时间都是一个月起。
当时年轻,对工作的热情也高,再加上没女友,所以对于出差,我也从没拒绝过。
慢慢地,我好像习惯了这种工作,在近10年里,尽管我换过工作单位,但从来没换过工作内容。毕竟出差不仅能够正常拿薪资,绩效也会比较高,再加上出差补助等,到手的薪水可以比不出差时高不少。

来源/熊大供图
特别是我目前的这家公司,每次出差,公司都是预付机酒食宿的成本,出差回来拿发票抵扣,完全无需自己垫付。累是累了点,但出差的幸福感还是蛮高的,赚得也比较多。
不过,频繁出差虽然让我钱包鼓起来,却让我恋爱的道路变得艰难。年轻的时候,我也很渴望爱情,特别是偶尔聚会,看到同龄人都有女友,也着急。但真的谈了我才了解,我确实“不配”。
记得是2019年,我和一个女孩确立了恋爱关系。但刚在一块2周时间,我就又需要出差。由于确立关系之前,我非常明确地说过我们的工作性质,他们也表示可以理解,所以到出差的时候,我就毫无心理重压地去了。
但就在出去一周左右的时候,大家就开始吵架。大概内容就是“面都见不到,算什么恋爱。”刚开始我确实会心里有愧疚,也为了能尽可能和女友多一些相处的时间,我开始试着和领导商量能否降低出差。
后来我发现我错了,即使是降低了出差频次,但只须出差,必会有争吵。当然,那段感情最后也就无疾而终。而从那之后到目前,我也再没谈过恋爱。“找个女友”这种想法,也就渐渐从我的主观意识里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就是“努力搞钱”。
什么都是虚的,只有到手的钱是实在的。
谈恋爱不如撸狗
菲菲| 31岁 自由职业人
多年前我曾看过一部讲述爱情和事业之间怎么样做选择的台剧,《荼靡》。这部戏中有类似如此一句台词,“恋爱只不过两个相互不讨厌的人抵抗孤独的过程,所以只须解决孤独,大家其实并无需爱情。”对此,我一直深以为然。
而我有不少方法打消孤独,譬如,养狗。
2022年开始,我的工作无需全天坐班,我第一时间就是联系了北京顺义的狗狗领养中心。由于我早就在他们的公众号上看中一只有眼缘的狗狗,只不过一直害怕自己没时间照顾好它。和领养基地交流后,我把狗狗接回了家,起名字,熊姐。
2022年下半年,为了省去高昂的房租,我和熊姐搬到了顺义郊区。结果某天早晨在后院树林遛狗的时候,大家又碰到了两只流浪狗。就如此,熊姐给自己“捡回来”两个弟弟,起名字兜兜和转转。于是乎,大家三狗一人就开始了很丰富的蜗居生活。

来源/菲菲供图
养狗后我的生活变得很规律,早起先遛狗,之后“翻牌”一位狗子陪我晨跑一圈,然后回家开始工作。到晚上再遛狗、看看书、上床睡觉。不过,这看着健康的生活也好像让我非常难有恋爱的机会。
一来,我天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,压根没什么多余的时间出去约会。我基本提前一周就会做好时间规划,包含运动、工作、给自己做饭、偶尔给狗狗加餐、陪狗狗。就算很不容易抽出时间去和朋友吃个饭,也会常常由于临时的工作而爽约,最后变得生疏。
二来,我住在郊区,而一般美味好玩的都在市中心,来回就要三四个小时。一想到这个我就毫无动力,我宁愿周末的时候携带我的三只狗和一本书去公园坐半天,也不想地铁、公交换乘N次去见一个不了解是不是有下文的人。
再加上,我是个非常讨厌热闹的人,就连我朋友约我出去吃饭,我也不喜欢和不认识的人坐在一块胡侃。朋友也总说,约我十次我能出来一次就很好了。而我的朋友圈,除去工作就是狗,“看着就像生活无聊的单身年轻人。”朋友笑称。
不过,只有我了解,我这外人眼中看上去无聊的生活有多惬意。我好像压根没无聊的时间,三狗一人的生活,丰富、充足。
热爱健身的我没时间谈恋爱
大东|28岁 公司员工
假如说由于喜好耽误谈恋爱,不少人恐怕会不理解,但假如这个喜好是健身,或许就能得到部分人的理解了,运动上瘾真的叫人无法抗拒。
下午5点,我在公司茶水间加了一顿“鸡胸肉+粗粮”的补给。下班后,我背上健身装备直奔健身俱乐部,撸铁一个半小时。洗完澡,我再跟健身的小伙伴们侃一会儿,到家基本上就是晚上9点了。
工作日我天天都重复如此的安排,除去极其特殊的状况,基本雷打不动。
除去健身,我的其他喜好大都也跟运动有关。周末,我大概率就是一脚油门跑去爬山或滑雪。和其他喜好相比,运动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也比较多,这就致使我基本没时间谈恋爱。

来源/大东供图
除去泡在健身俱乐部的时间外,其他时间我也在精进健身技能。
刚进健身俱乐部的时候我是自己胡乱练,后来在健身俱乐部中“大佬们”的点拨下入了门,积累了肯定的健身常识后,我开始了系统练习。我想着既然开始练了就要真的练了解,我又买了《运动解刨学图谱》,《运动解刨学图谱》和《健身营养全书》等好几本健身方面的书本,研究不同肌肉群的训练办法,科学训练科学饮食。
除去没时间外,更要紧的是由于健身的原故,我还会严格控制饮食,这也非常影响约会体验。
2022年,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女孩,约会总不可以带女生去吃水煮菜吧。前两次见面大家都正常去餐厅吃饭,可吃上这类高油高盐的食物,我满脑子“不利于肌肉成长”,直到第三次我携带装好鸡胸肉和糙粮饭的便当和女孩进了一家餐厅,然后就没然后了。
可能我的举动让女孩感觉到不被尊重,但她不了解的是,我在表弟的结婚典礼上,吃的也是同款自带便当,这只不过我的生活方法罢了。后来想想我也就释然了,健身的投入和产出基本成正比率,谈恋爱就未必了,为了“不确定”舍弃“确定”,我感觉意义不大。
不过假如我能找到一个和我一样热爱运动的女孩,健身恋爱都不耽误,也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圈子里都是同性,实在很难脱单
魏魏丨28岁 媒体人
大众对媒体从业者的印象应该还很好,打字写稿、参加活动,看着既轻松又光鲜亮丽。
但真的深入这个圈子才会了解,这个行业80%的从业者(记者职位,且统计数据来自我待过的三家媒体)都是女人,也就是说,我的同行、我从工作中接触到的朋友几乎都是女孩。

或许大伙会想,媒体常常要和陌生人交际,譬如采访或者参加各种商品的发布会,这应该也是认识新朋友的渠道。然而,事实并不是这样,大家和被访者多数都是“一面之缘”,这一次采访之后,再联系都不了解是什么时间,更不要说有进一步的交情。
那工作以外,平常生活、社交呢?这更难了。
记者表面是个用不着坐班,以件计费,只须写完稿如何都行的自由职业。但这也意味着大家是个随时随地待命,筹备开机工作的打工人。可能上一秒你还惬意地赖在床上刷视频,下一秒一个热门新闻弹窗跳出来,你就要起来工作了。
就像我,过去有一次,正和朋友在看电影,结果编辑一个电话打过来,我就只能退到角落里,用手机改起稿件,等我改完,电影也结束了。
如此随时待命的工作时间也很不利于我去“谈情说爱”。而且,常常需要短期内完成稿件的我也时常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,高压后很不容易放松下来,我也实在不想再花精力去谈恋爱,而是更想“肥宅”在家,刷剧、吃零食。
至于社交,我偶尔会和朋友吃吃饭、逛逛公园,但正如之前所说,我的工作圈子80%是同性,生活圈更是达到90%。
有一次和朋友在一个全是女孩的群里调侃,“大伙身边有没单身男士,介绍一下。”群里其他女孩纷纷表示“+1”,却没人认识什么单身异性,最后尴尬结束。
从大学那一段懵懂的恋爱之后,算一算我已经单身了四五年。这期间,我也想恋爱,但我并不着急,现在我的生活,一个人过着也舒适惬意。假如找一个人,并不可以为我的生活增光添彩,反而只不过给我的生活添堵,那我实在不必自找苦吃。
更何况这年头,“凑合”找一个人容易,但“凑合”的生活就得自己过,要找到适合且可靠的人,需要慎之又慎。
“丁克”是我谈恋爱的绊脚石
月影丨30岁 项目经理
由于有结婚以后丁克的计划,我几乎每段恋爱都是“还没有开始,就已结束”。
丁克念头来自于原生家庭,在我比较小的时候,爸爸妈妈感情不和常常争吵家暴,对我导致了肯定的负面影响,但这只占非常小一部分原因。主如果我觉得自己内心并没强大到可以支撑另一个生命,而且并不觉得自己有任何可以传承下去的出色基因。
另外,身边亲友婚姻生活的种种不如意,特别是生育带来的连锁反应,时常叫人感觉非常无助,又无力改变,也让我感到恐惧。
对于“丁克”,“无人送终”应该是最大的争议点。当下主流思想是反对“养儿防老”的过时思想,但扪心自问,特别是广大男士群体,有几个人养孩子的底层逻辑不是“老有所依”呢?爸爸妈妈劝生都会说:“如果没孩子,养老院护工都会欺负你。”但以这个思路,有孩子还去住养老院,不是更惨么?
不过,我对养老也有心理筹备。假设繁衍后代是先苦后甜,那样等于我先享受了,假如晚景凄凉,也非常公平。更何况,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。太多养儿反而不防老的事实在身边发生,所以我也对人性和亲情都多了一分保注意见。同时,我觉得物质上的富足,与早做抗风险规划,好像比依赖下一代的亲情更靠谱。
虽然拒绝生育,但我对恋爱、甚至婚姻生活还是非常期待的。事实上,我也有过挺可靠的恋爱对象,分手是什么原因可能大伙也猜到了。其实相处过程中,我也提了不想生小孩的计划,他一直表现得无所谓,表示他喜欢的第一是我这个人,而不是生育价值。但谈着谈着发现,他一直当我是开玩笑,结了婚就跟其他人一样了,其他人都有孩子,大家也自然会有。
我非常认真地和他讲了我的想法,发现他们把生育这件事想得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,感觉是女的都得生小孩,没孩子就代表身体不可以。至此,我就果断翻篇了。
后面也有朋友介绍,或者遇见一个相对很好的对象时,我会提前说明丁克的意愿,一般男性听到这也就准时止损飞速结束了。

现在看到商场出双入对的青年,我一点也不羡慕,由于我也有我们的美好生活。身边有不少价值观相同的朋友,可以一块玩,一块健身、旅游。乐在其中。
期望大伙都能找到合适我们的生活方法,生儿育女有生儿育女的幸福,丁克有丁克的精彩,互相尊重,毕竟你的福,其他人享不到,你的苦也只不过自己担。都是在走我们的路,哪个比哪个更正确呢?
同城仿佛异地恋,全拜交通所赐
平子 | 26岁 数据剖析员
2022年研究生毕业后,我毅然决然离开武汉来到北京,结束和男朋友长达三年的异地恋。没想到,虽然在一个城市生活,大家却由于拥堵的交通,第三领会到了同城“异地”的感受。
说到底,还是由于“穷”。我目前在一家医疗机构从事数据工作,薪资到手不过8000元,但公司提供住宿,假如职员不申请宿舍的话,每月额外补500元。我刚开始计划过了3个月试用期后,就不住宿舍了,和男朋友一块租房。由于原本我找工作就是按着男朋友工作单位所在区找的,大家离得也不算远。
结果,计划赶不上变化,我还没有转正时候,男朋友公司搬家了,从南四环搬去北五环外。
于是乎,大家开始犯愁住宿的问题,假如要合租的话该选哪儿,两地中间地方就是三环内,房租多贵大家自然有自知之明。但假如要选一边的话,另一个人天天上下班通勤就得好几个小时。
大家选择了第三种策略:男朋友在公司所在地的北五环外找合租,我继续留在公司宿舍。
而大家的约会,也由于路程变成了极其麻烦的事情。

北五环和南四环的距离,假如放在我的老家,都能去到毗邻的另一个城市的尽头了。
而小情侣约会能去的地方,无非就是市属公园、展馆、电影院……而这类地方总是分布在北京每个城区,甚至都不在我们两个之间距离所能覆盖的地区。
地铁西红门站的荟聚、西直门站的凯德、海淀黄庄站的新中关,这三个商圈是大家平常最常去的地方,逛街吃饭娱乐都蛮便捷的。即使这几个商场地铁可以直达,但禁不住我住得远,一想到外出就得骑车去公交站,再公交倒地铁,每每见个面都得花上两个小时就非常的麻烦。
尤其是今年新年返京后,我发现地铁和商场的人流比去年多了好多,周末的商场到处都是人,假如没赶上开桌,吃饭排号都得排好久。上个月到目前,大家只见了两次面,毕竟一想到两小时外出就为了吃个饭,还不如视频聊天,环保又省钱。
又不见面又不约会,我们两个的日子都过得有的寡淡了,一同话题几乎没。但无奈工作难找、房租又贵,目前大家大家都不敢提离开目前的单位。如此“同城异地”的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大家近期也有了换个城市生活的念头。
可能离开北京才是爱情保鲜的最佳解。
*题图及部分内文配图源自视觉中国。
*文中琉璃、深深、菲菲、张成、魏魏、熊大、平子、大东、月影为化名。
*免责声明:在任何状况下,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建议,均不构成对其他人的投资建议。